首页 > 易经 > 易经全解

《周易》第4讲:伏羲先天八卦的秘密

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訾文熙,从今天开始,我来讲《周易》,欢迎大家收藏支持。

第4讲,伏羲先天八卦的秘密。

《易经·说卦传》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大意是说,上天下地定好了位次,山与泽相互通气,雷与风相互靠近,水与火不相对抗。但是从八卦的位置来看,却是相互交错。

所谓的交错,就是相对的意思。如乾与坤对,火与水对,震与巽对,兑与艮对。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巽西南,震东北。

伏羲易学是什么_易经伏羲篇_伏羲谈易经全解

这里指的是伏羲先天八卦的方位。伏羲先天八卦,如果根据方位图来看,便是如上所说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巽西南,震东北。虽然八卦分属不同的方位而相对相错,但是,其功用,却因相交而化合。也就是说,八卦只有两两结合,才能化生万物

上一讲,我们已经讲了伏羲先天八卦的由来,即是伏羲根据河图洛书之东方天数,观察天文地理,日月的运行,风雨雷电的变化,而画出了八卦。八卦由三条线段组成,象征万物的出生。

伏羲一画开天之后,阴阳便诞生了。此时的阴与阳,是孤阴独阳,不具有生化万物的可能。阴阳只有相交,才能见生化万物的功用。世间万物,一旦阴阳化分,就事事物物,都会有阴阳的分别。所以,伏羲氏根据这个原则,在孤阴独阳的基础上,再加阴阳,便变成了四象。具体做法是,在分开的阳之上,加一条表示阳的线段,和一条表示阴的线段,就变成了太阳、少阴。然后再在分开的阴之上,加一条阳线和一条阴线,就变成了少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阴,便是阴阳的初交。而阴阳初交,不具备生化万物的功用,所以伏羲氏在太阳、少阴、少阳、太阴的基础之上,按照阳先阴后的顺序,分别在已成的四象上加了一阳一阴。太阳加一阳,就变成了三条阳线,表示乾。太阳加一阴,变成了两条阳线和一条阴线,表示兑。同样,少阴加一阳,变成了离,少阴加一阴,变成了震。

接下来,少阳加一阳,变成了巽,加一阴,变成了坎。太阴加一阳,变成了艮,加一阴,变成了坤。于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就形成了,八卦则表示万物的化生。

上一讲我们已经讲过,伏羲八卦之所以三条线段,跟河图和洛书皆有关系。河图洛书中的天数三居东方,五行属木,季节属春,象征万物的出生。

这里要讲明的三点,一是,先天八卦的次序。

先天八卦的次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次序,是因为由八卦推演而来的。由太极到阴阳,到四象,再到八卦,按照阳先阴后的次序,阴阳初交再交,便形成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的次序有什么用呢?梅花易数所用的,就是先天八卦次序。邵康节梅花易数,用先天八卦次序,而不用后天八卦次序。究其原因,是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先天八卦表示恒长不变的道,后天八卦表示事物的变化。

再比如,我们常用的卜筮方法数字卦伏羲谈易经全解,也是以先天八卦为准。数字卦为任意联想的三组三位数,第一组除以八,所得余数为下卦,第二组除以八,所得余数为上卦,第三组除以六,所得余数为动爻。数字卦的下卦和上卦,也是先天八卦的次序。

二是,伏羲八卦的方位图,先圣孔子在《易经·说卦传》里说得十分明确:“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伏羲谈易经全解,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根据先圣孔子的表述,我们就知道,天地定位,就是上乾下坤,表示天地的位置是永恒不变的。接着是东离西坎,便是日月的往来运行。然后是东南兑,西北艮。西南巽,东北震。

其实伏羲按照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次序,组成了先天八卦。

也就是由乾开始,逆时针左旋,分别是兑离震,然后到坤。然后又从乾开始,顺时针右旋,分别是巽坎艮,然后到坤。一左旋,一右旋,刚好相对。

如果我们仔细看伏羲先天八卦,就会发现,八卦按照方位,两两相对。乾与坤对,乾三爻全变,就变成了坤。离与坎对,离三爻全变,就变成了坎。兑与艮对,兑三爻全变,就变成了艮。震与巽对,震三爻全变,就变成了巽。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一讲,我们先讲河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