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滴天髓》任铁樵注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滴天髓》任铁樵注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明清时期是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全盛时期。明朝开国功臣宋廉(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金华潜溪人,后迁浦江)所撰写的《禄命辨》一文,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命理学的历史渊源。在这一时期,先后涌现出了万民英、张楠、沈孝瞻、任铁樵等命学大家,以及《三命通会》、《神峰通考》、《子平真诠》、《滴天髓》等命学名著。其中尤以《滴天髓》最为世人所推崇和称道。
《滴天髓》原只是一篇不足三千字的论文,相传为宋京图所撰,明初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注释,,也有人说原文和注释均出自刘伯温一人之手。至清道光年间,命学大师任铁樵对它详细进行了疏解,从而使该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一跃而成为传统命理学的巅峰之作。这时的《滴天髓》,尽管仍以传统命学为关注主体,但已远不止于此:开篇之初,作者并没有直接讲述四柱的具体推算方法,而是首先用了六章的篇幅从哲学的高度对世界模式、价值取向、思想方法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探讨。若再加上最后一章《贞元》,全书就至少有超过十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探究基本原理。这还不包括分散在其它各章节的部分。这是其他任何古代数术类著作所没有的。在立论上,《滴天髓》不仅采用类比、比喻、对比、演绎、归纳、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命学界流行的各种荒谬错误的观点和方法,扫除了盛行一时的歪风邪气,使命理学得以正本清源,并更加成熟,而且还在不少地方提出了诸如"命理亦是人情"等极具哲理性的观点,从而大大提升了著作本身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使读者有可能从中汲取远高于数术占测的人生教益和启示,这也是古今其他所有命书都没有的。同时,由于作者出身士林,饱读诗书,故而该书在行文上也非常出色,堪称言辞确当,章句工雅,每每读来总能令人神舒意畅,心目豁然。由于《滴天髓》任注本在这些方面的突出成就与价值,一经问世,便被争相传抄,奉为圭臬,还被后世公认为命理天书,“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滴天髓》全书共分两篇:其中《通神论》三十四章,始于《天道》,终于《坎离》,主要论述命理学所依据的世界观,命理学的思想方法,命理学的符号系统、运算体系以及分析的原理和原则;《六亲论》共二十九章,始于《夫妻》,终于《贞元》,主要论述命理学在人事(个人与社会领域)的应用。每一章都包括原文、原注和以“任氏曰”引出的疏解三部分,绝大多数章节还有任氏所举的时人命局实例,内容十分丰富,基本涉及到了传统命学的所有方面和问题。
因此,要全面彻底地理解中华传统命理学,发掘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非深入研读《滴天髓》不能实现,否则就会使工作丧失意义或非常可笑。就像要研究太阳系却不研究太阳一样。因此,笔者将《滴天髓》选作了讨论的基本素材,希望借助对它的讨论来阐释古代命学的思想和观点,以及深藏其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
关于研读的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和其他文化古籍一样,把它放回到孕育它的特定的历史文化当中,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古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如重视整体、功能化认知、形象思维、取象比类等),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认识作者的思想实质,然后再去批判或者继承,否则就有可能犯错误。因为很多事物都没有与生俱来的是非好坏,是非好坏只存在于事物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观察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在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如孔子对颜渊(颜回)说“行夏之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提倡倒退,而事实却未必就是这样:在孔子那个时代,夏历是最顺应自然时序变化,最有利于安排农时的一种历法(至少孔子和古人是这么认为的),农业是当时最重要的生产领域,而历法又是当时最重要的国家制度之一。“行夏之时”完全可以理解为建立和施行合乎自然法则,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因此,笔者在围绕《滴天髓》进行讨论时,并不刻意拘泥文字,而是力求在不脱离原著的前提下,发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有意义的思想和方法。
为了适应大多数读者的阅读要求,笔者将省去大量繁复的考据和论证,而代之以见解的直接表述,并配以实例和点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举出实例,用“中国智慧”进行分析评价,并不是为了挑战或逢迎已有的观念或结论,只是为了更直观地将另一类理念介绍给读者。这就好比一个病人,可以由西医从器官、电解质、病毒等角度对其进行诊疗,也可以由中医从气、血、经络等角度对其进行诊疗,不能因为双方的理念和方法不同就可以用其中一方否定或者打倒另一方。这里所要展示给读者的就是“中医”的诊疗,而无意曲同或立异于“西医”。这些做法是否妥当,还望读者指教。
命理,顾名思义就是命运的道理,意义有广狭两种。广义指的是人和事物发 展变化的一切规律和道理。狭义则是指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以阴阳五行等为说理 工具的,关于人类个体吉凶祸福、寿夭穷通等状况和演化轨迹的理论和方法。本 书讨论的主要是后者。
在古代中国,命理学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或文化存在,而是中国古代哲学在 命运探究领域的具体应用。就这一点而言,它与同源的其他思想和文化存在没有 任何本质的区别。命理学深植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并时时处处体现着这些思 想和文化。深入研究传统命理学,对于正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发掘其 内核与精华,真正实现古为今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正是在这一方向上 的探索和尝试。传统命理学著述丰富,但若求理论洁静精微,体系完备精审者, 则非《滴天髓》莫属。因此本书选择了它,希望通过对它的注解诠释来实现对命 理学内核的探究。
为适应广大普通读者的阅读,本书舍弃了全部四柱实例,而代之以古今中外的具体真买事例,以求直观明了;同时,为避免艰涩枯燥,本书省去了繁芜的学 术考证和分析,而代之以简洁晓畅的直接表述。这样或许更能适应当今快节奏的 社会与生活,更符合本书作为普及性读物的要求。
请教:我国传统星相学之著作
《参同契》其实原先只是炼丹(外丹还是内丹有争议)的著作。
医卜星相,古代是不分的,彼此之关联紧密。《易经》远在《参同契》之前,为万古经王。《参同契》不过以炼丹之道与《易经》所喻合一而述金丹之可行而已。
星相之书其实甚多。历代道士均有涉足此道,朝中钦天监亦多有述著。且星相若分而论之,为星(天文学与占星)与相(八字、面相、手相、风水之类),其间著作汗牛充栋。道藏、历书及民间术士之流,皆有收录。
现举若干:
《麟德历》《推背图》《乙巳占》,唐,李淳风 著。
《渊海子平》,宋·徐子平 著。
《滴天髓》,相传为明·刘基 原著/清·任铁樵 征义/民国·徐乐吾 补注。
《三命通会》,明·万育吾 著。
《子平真诠》,清·沈孝瞻 原著/民国·徐乐吾 评注。
《穷通宝鉴》(《栏江网》),民国·徐乐吾 著。
《命理新论》,民国·吴俊民 著。
《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 著。
....
命理起源与发展
? ?在讲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一个概念,命理学不等于易学。易学的起源非常非常早,而命理学则要晚的多。有很多人分不清命学和易学,这很正常。易学是个统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而命理学则是他的分支,从此之外,比如还有中医、风水、数理学、哲学等等,易学只是提供一个哲学层面的支持,并不涉及具体操作。比如说易学中不会讲如何排八字,不会讲风水中如何定向等等,易学只是提供了一个大的逻辑框架,就是我们所谓的三易原则,不易、变易、简易,可以说学命理看《易经》意义不大,只要了解了三易即可。
命学的历史按传统的说法,萌芽于汉,成长于唐,鼎盛于宋,重创于元,在元蒙时期遭到了重创,明清两朝修修补补,民国以后开始走下坡路,解放以后就不用说了,到上世纪80 年代后才开始解禁,到现在算是发展了30 多年。
说命理学萌芽于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以前的,比如春秋战国的史料不可考,也可能在汉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命理学,但现在无法证实。
汉
汉朝杨雄写了一本书叫《太玄经》,这个是有明确记载的,《太玄经》是一本特殊的书,他完全模仿了《周易》,《周易》是一卦分六爻,它是一家(相当于卦)分九爻,称为九赞,无论推算方法还是爻辞结构都与《周易》非常相似。有趣的是,在宋朝司马光又模仿《太玄经》写了本书叫《潜虚》。《太玄经》更像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就是说我已经把《周易》读通了,怎么证明自己读通了呢?我模仿周易写一本,思想体系完全一样,但架构完全不同的书。就好像,第一个人跑完了马拉松,后人想证明自己不比他差,怎么办呢?再跑一遍。杨雄算是开了杨雄 《太玄经》、风水学 《堪舆金匮》、《宫宅地形》。个先例,相信后来肯定又有很多人也想学杨雄,但是《周易》太难了,之后只有司马光一人成功。但是因为《太玄》和《潜虚》都是山寨,《周易》又没有失传,有原版谁还看枪片啊,所以最后还是《周易》作为正统一直流传了下来,而《太玄》和《潜虚》只能是课外读物。同时期风水也出现了两本书,一本是《堪舆金匮》,一本是《宫宅地形》,这两本书的出现也标志着风水学理论的初步形成。
唐
唐朝属于命理学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在这期间李虚中创立了《八字命理》,不过当时他只用年月日三柱,可以被称为八字命理的雏形。
宋
经过汉唐一千多年的发展,命理学在宋朝达到了一个巅峰。当时出现了一大批的文化精英,比如说陈传、徐子平、司马光、京图、邵雍,就是这些人奠定了今天命理界的格局。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紫薇斗数》是由陈传创立的,《八字命理》是由徐子平完善定型,司马光写了《潜虚》,《滴天髓》也是在这个时期由京图完成的,其中最厉害的是邵雍,邵雍一人开三宗,其中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梅花易术》,其实他最厉害的并不是《梅花易术》,而是《邵子术》和《皇极经世》。《皇极经世》是测国运所用。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三本预言书《推背图》、《烧饼歌》、《梅花诗》,其中《梅花诗》就是邵雍所做,用的推算方法就是《皇极经世》。而《邵子术》更是神奇,《邵子术》可以推算一个人父母的属相、母亲的姓氏,配偶的属相和姓氏。
元
元蒙时期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浩劫,我们知道文明的传承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口传心授,另外一种就是书。而元蒙的入侵把这两种途径全部毁掉了。
明清
由于元蒙毁灭性的破坏,到了明清两季基本上就是修修补补,所以明清的命理学著作呈现出一种不完整性,好像很多东西后人搞不清楚了,要么不写、要么一笔带过。但依然有不少著作如明?万民英 《三命通会》、明?张楠 《神峰通考》、清?沈孝瞻 《子平真诠》、清?任铁樵 《滴天髓阐微》、清?余春台 《穷通宝鉴》。
民国
到了民国命理学开始走下坡路,原因你肯定想不到,其实是白话文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古文失去兴趣。
在民国以前,易学属于大众文化,很多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是《易经》中的一句话,相当于今天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请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为题,写一篇论文。在这种氛围下,很多文人都留下了自己的易学著作。比如说清朝的李光地,在今天也是部长了,写下了《周易通论》四卷、《周易观象》十二卷。曾国藩——当朝宰相,写下了相学的重要著作《冰鉴》,这些人可都不是命理师。所以清以后,随着大众氛围的消失,命理学开始走下坡路。在民国两大命理家袁树珊和韦千里的著作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已经变成了引用古人的一句话,如:《穷通宝鉴》云如何如何,然后自己解释一下。他们的著作变成了解读性的著作,并没有太多新意。
建国后
解放后,简体字的推广加剧了这种情况,命理学逐渐从大众文化变成了小众的知识。人们对命理学逐渐从无知变成了偏见,整天把封建迷信挂在嘴边的人,有几个读过《易经》?蒙古人毁灭的我们的文明,我们可以说他们是野蛮人,今天我们不断的毁灭自己文明又算是什么呢?无知者无畏?
八十年代后期,大陆的易学开始复苏,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命理学不过从谷底刚刚向上走了一两步。现实中命理界的繁荣,不过是市场经济下的假象。
命理学发展到今天一千多年,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不过七八个人,五六本书而已。而从80 年到今天为止不过才恢复了30 多年,又怎么可能产生那么多流派、那么多大师呢?
实际上命理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这一代命理师基本上可以算是铺路石,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易学,学习易学。希望在五十年后,能出现一两个精英将易学向前推进一步。
明清两代子平命理经典书籍
1,《渊海子平》:《渊海子平》由宋代徐大升据鬼谷子,李虚中,徐子平等先师论命成果而编著。是八字命理学的宗祖之作。民间盲派高人的基本经典,民间盲派一般都需整本背熟。经典的地位等同于佛教的《金刚经》,中医的《黄帝内经》,属于古法论命的根本根基。
《渊海子平》是古法格局派、盲派的根本经典。
2,《滴天髓》:(又名诚意伯秘授天官五星玄彻通旨滴天髓)一书,相传为宋人京图撰,也有人说是明朝军师刘伯温所作。《滴天髓阐微》是清代道光年间,命理师任铁樵的毕生研究命学的成果。
《滴天髓》是当代命理旺衰派的根本经典。
3,《三命通会》:《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传统命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著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该书总结了八字推命术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三命通会》的体系和构成上以正宗古命法和财官格局命法为主。
《三命通会》是书房派、格局派的经典。
4,《穷通宝鉴》:《穷通宝鉴》是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拦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而数百年间由于江湖人士传抄错误甚多,后经徐乐吾精选典藏本加以评注,自此扬名。它是诸多命理著作中内容最易懂的一部古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提出“调候”这一独特的论命方法,为命理学者开拓了崭新的思路。书中收录的《月谈赋》是民间盲派经典口诀。
《穷通宝鉴》是书房派、格局派、旺衰派的经典。
5,《星平会海》:本书搜集、整理、并参校了明以来了多种民间命学版本,互相参照,校订讹误,当是此书有史以来最完整、最权威的版本。子平命理部分,除《起八字例》、《六亲论》、《子平举要歌》外,尚有《天元秀气巫咸经》、《爱憎赋》、《万金赋》、《金玉赋》、《一行禅师天元赋》、《玉照神应真经》、《兰台妙选》、《取格指诀》等。
《星平会海》是格局派的经典.
6,《神峰通考》:《神峰通考》是四柱八字命理古籍之一,被称为但凡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资料,在命理学术界中其地位非常之高。原名为《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
作者张楠是中医医生,细究和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此书是他晚年七十多岁时才写的,可以说是积几十年实战经验心血结晶,与野鹤老人晚年所写六爻巨著《增删卜易》的情形有些相似。神峰通考一书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作者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立有 ? 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2009年八字命理,而且作者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对许多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注解,令当今学者研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神峰通考》是书房派、格局派的经典。
7,《子平真诠》:由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所著,是一部专门以格局来论命的著作。
《子平真诠》是当代书房派、格局派的最推崇的经典。
8,《命理约言》:是清代的命理典籍。清代中医陈素庵对命理学做出了全面清理和标准化创建,是一次规范性的小结。
《命理约言》不重视格局论命,属于旺衰派的经典。
9,《千里命稿》:此书是民国时期上海的韦千里先生所著,是他主讲的命学培训班的讲义,成书时间在1935年。
民国以来素有“南袁北韦”盛誉的两位大师——袁树珊和韦千里,并誉为吾国南北两大师。韦先生写《千里命稿》当时虽然只有24岁,但蒋介石等当时的风云人物都前往求教,可见韦氏名声之盛。
?《千里命稿》,韦千里命学培训班的讲义,属于旺衰派的经典,对于具体格局论述不深。
10,《命理探源》:袁树珊是民国时期名气最大的命理师,素有“南袁北韦”的盛誉。同时也是是闻名海内的医学家、星相家。其人精通中医、针灸、八字命理、占星、手面相,大六壬。民国时期国民党众多的高官权贵、富商名流都是他的座上宾。三十年代,袁先生学问已成,遂不再行医,正式投身于星相界。
袁树珊一生著述颇丰,医学著作有《妇科准绳》、《生理卫生》、《诊断汇要》、《行医良方》、《图翼治法》、《针灸治疗方法》、《中医序跋撷英》、《本草万方撷英》和《十二经动脉表》;命理著作有《命理探源》、《六壬探源》、《选吉探源》、《历代卜人传》、《中西相人探源》以及《命谱》、《标准万年历》等。
?《命理探源》,属于旺衰派的经典2009年八字命理,对于具体格局论述不深。
11,《御定子平》:《御定子平》一书,乃命理秘本,清初学者编撰,康熙御定,多年藏之大内,并无刻本传世。《御定子平》收入了历代子平学的重要典籍并加以解说,议论精当,文采斐然;更有诸多秘本秘法,世所未见,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世所未见,当代才公开十来年左右。
《御定子平》是古法格局派的经典。
12,《子平管见》:此书是明朝雷鸣夏著,按他自己的说法是,睡梦中见一异人传授其子平要理。是民间学术的重要研究之作。
作者雷鸣夏言:“丁亥入都,抱病旅邸,梦一异人授余子平要理,余讶其言与平日所闻者异。大约言命理与天理相通,其旨甚微,不能易晓。至于见不见之形、抽不抽之绪、虚邀夹拱之类,当默契心溶,神而明之可也。凡四越月,无夜不梦,无梦不谈,习以为常。忽一夕,拊余背曰:尔病愈矣!可以别去,向所云云,慎毋轻忽。次日,余病果痊。而自觉胸中爽朗,以其法推步,大都奇中,久之愈捻。余既受此理,不敢秘亦不敢忽,因随诸格之纯杂喜忌,以定人之寿夭穷通,各为详解,名曰《子平管见》。”
《子平管见》属于格局派。
13,《真本金吊桶秘笈》:真本金吊桶秘籍为手抄本,为近代易学家金吊桶所传之女金缕衣。在一九六五年完成手抄本。在江湖展转二十多年,后由铁僧师父慷慨公开,并由香港聚贤馆将原手抄本排版出版发行。令爱好命理学之学者得以分享一代宗师的秘学。
《真本金吊桶秘笈》属于家传的格局派秘本。
以上均属于古籍,当代改革开放后出版的命理书多如牛毛,最少达数千本,派别众多,95%都是作者为了出名而出版的,均属于入门级别的简单基础介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