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海,最引人注目就是月亮
浩瀚星海,最引人注目就是月亮,月有阴晴圆缺,万千变化。月亮周期性的阴晴圆缺,也是老祖宗自古以来制定历法的根据之一。我国从古至今,很多美丽悲情的神话也都与月亮有关,比如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虽然舞动翩翩,却不得真爱之心,正如月之圆缺,人之离合。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自转,两者周期相同,方向也相同,因此月亮总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人造卫星上天之前的岁月里,人类其实从来没见过月亮的后脑勺。而月亮之所以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是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身上的太阳光,一部分反射出来,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不同的日期,月亮就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刻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会完全重合,有时会完全不重合,有时只有一小部分重合,有时则有一大部分重合,也就产生了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肉眼很难看到完整的月亮,这就是“朔”。朔在天文学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的相同的时度,这时候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而由月亮反射回的那部分光,也完全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暗淡无光。每月朔日小六壬和八卦的关系,月亮和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
而当地球位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都在一条线上,但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完整的半圆月光,夜晚洒在大地,即是满月之“望”。
月球与太阳相冲时,两者黄经差为180°时称为望月。月望时出现的月相为满月。望发生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十七三天中的任一天,但以十五、十六居多。
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来说太短,所以,月亮东移的速度就比太阳快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左右。
因此,月朔之后,月亮会很快地移动到太阳的东边,过一两天,太阳一落,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就越来越迟,却也逐渐丰满起来。
月朔后约七日,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可以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之后月亮继续向东移动,更加丰满,而升起的时间也更迟了,直到月望。从月朔到月望,月亮离开太阳的距离越来越大。
过了月望以后,月亮又逐渐向太阳靠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自然,北半球靠肉眼观测是看不见月亮的。
下弦月以后,月亮就要到后半夜才会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小六壬和八卦的关系,慢慢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月望到月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最终彻底消失在晨曦中。
月球与太阳相合时,两者黄经差为0°时,称之为月朔。月朔时出现的月相为新月。在我国农历中,朔为每月的初一,但有阴阳大小月的区别。
月相的变化周期,是从月朔历上弦到月望望,再从月望历下弦到月朔,就是朔望月了。观测结果表示,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月亮与某一恒星两次同时在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月,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恒星月长,道理与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一样的。恒星月与日常人类的生活关系不大,而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潮涨潮落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
月相的变化对地面的潮起潮落有很大的关系,地球又是大半个水球,自然人类的地面活动就会受到大量来自月亮天体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而这就是风水。不仅如此,在中西方的玄学领域,月相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人类也是以朔望月周期变化规律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在我国传统文化易学的历法进程中,月相也是非常关键的时空定位标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地球的形态,日月为圆,所以人之住宅需要为方,那么居住者可以更好的承接由日月之气带来能量,这就是古时合院建筑的原因之一。
先天八卦其实是一个圆图,后天八卦是一个方图,先天八卦代表天体在天上的运行状态,后天八卦是天体运转形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天体。天地定位乾坤中,风水将将乾坤二卦定为父母卦,何为父母?日为父,月为母,父母双全合配方可生儿育女,才是圆满之家。八卦符号中,只有乾卦的符号为三个阳爻,它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一爻断开的卦,古人认为这象征了圆满,正如月望时满月的形态。也就是以乾卦代表月亮地球太阳三者在一条线上,月日180度的对相状态满月,这时象征父亲的太阳和象征母亲的月亮彼此都是圆满的,方可孕育子女之地球。
先天坤卦与先天乾卦的位置,刚好是天地正对,所以先天坤卦就代表太阳与月亮完全0度重合而无光,此时就是月朔。完全看不到月亮之光,让本就黑暗的夜晚更加深遂,坤卦的符号则是三个阴爻,是八卦中唯一没有一个阳爻的卦。坤卦就象征夜色极深极暗的一种状态,母亲无光为消失,意为失其坤道则万物不育。
180度的月望满月,和0度的月朔,二者的发生状态分别由先天八卦圆图中的上乾卦和下坤卦代表。上为天,即满月时阴阳并现在乾为先天,满月时我们看到的月亮的位置是在西北方的天空上;下为地,即月朔时日月重合,阴极至暗在坤,我们可以发现月亮运行到西南方的天空不见了,这就是天地定位乾坤中。
月朔后,月亮离开先天坤卦,自西向东,经过先天艮卦,每月初四左右,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在东北方的天空,后天艮卦;移动至90度后到达先天坎卦,也就是大概七天左右,每月初八左右,可看到月亮出现在北方的天空,后天坎卦,而月亮的尖角向东,圆弧指西。
上弦月在月亮到达坎卦后,离太阳越来越远,继续经过巽卦,每月十二日左右,看到月亮出现在东南方天空。移动到正对坤卦180度的乾卦时,发生就是满月状态了,在每月十五左右,可以在西北方的天空看到满月,后天乾卦。
月望以后,月亮继续东移,慢慢靠近太阳,每月十九日左右,经过兑卦,看到月亮在正西方,后天兑卦。大约7日左右,在270度时到达先天离卦,每月二十二日附近,看到月亮在南方的天空,后天离卦,这时月亮的半测圆弧向东,尖角向西。这一变化过程则记载了下弦月的周期过程里,每当太阳升于后天震卦的正东方时,月亮就会挂在南方离卦的天空。
最后,月亮从先天离卦继续向太阳靠近,每月二十五日左右,看到月亮在正东方的天空,后天震卦。直至坤卦,与太阳0度完全重合,回归阴盛状态月朔,继续周而复始。
看似深奥的“天地定位乾坤中”,阐述了日月入如父母一般孕育了地球万物,对应了月亮自西向东运行时在后天八卦中形成的四个轴点0度,90度,180度,270度,即后天方图中的坎卦,兑卦,离卦,震卦,是月亮的实际运行轨迹,而先天乾坤坎离则不是方位,而是月亮运行到每个位置时,与太阳所发生的状态。月亮于先天坤卦月朔时开始渐盈,达先天坎卦成半圆形态,此时在北方的天空,到先天乾卦时月望满月,此时在西北方天空,当它于先天乾卦渐亏,达先天离卦又成半月形态,最后在先天坤卦时重合极阴无光。
北半球观测到太阳的运行轨迹,每一天都是东升西落,这就是建立月相历法的重要参照标准。月亮在月朔后离开太阳向西移动90度(先天坎卦),此时月亮在北方的天空,下弦月到达天上位于太阳东侧90度(先天离卦)的位置,在地面上看到月亮就挂在南边的天空。
日月为星体,运行在天,在不同方位的各种形态呈现在地,而星体之动,就会影响大地万物,这才是真正易学中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后天八卦并非玄幻神妙,它只是我国古代,没有当代先进科学堪探,通过大量的观察与智慧,总结的一套记录地球时空运转形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