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认识论”(深度好文)马克思
“哲学家们只是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问题在于如何改造世界。”
这是卡尔.马克思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无疑是伟大的学者,但是,马克思的工作,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终结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可能就依靠着马克思的“贡献”,人类就完成了认识世界的全部工作。
但很显然,马克思为人们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那就是马克思的“认识论。”
在认识论中,马克思敏锐的观察和发现到:认识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这是认识的一般规律。
真理观和认识论具体而相对完备地揭示了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但真正重要的原理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不管是哪种认识的“活动”,归根结底,是“人”在认识。人自身就是一对“矛盾”,理性和感性纠缠在一起,并相互依存,失掉了感性的人会变得像是一堆“行尸走肉”,生硬无趣;而失掉了理性的人,会变得情绪化,总是活在自己的情绪之中,变得十分敏感,让人敬而远之。只要还是正常的人,就不会没有感情,也不会完全没有理性。理性和感性是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要基础,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帮助人走出自己的路。
但是马克思的“认识论”在整个结构和内容上,是非常偏于“理性”思考和分析的,他对理性化的认识论,作出杰出的贡献和分析。但是对感性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他并没有做过多的阐述和剖析。或者可以这么理解,他所接触的资料和所在的“环境”,不足以支撑他做这样的研究,因为,西方文明中就缺乏这样一块“思想土壤”。
即,人对感性世界的探索和辩证运用。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心”这一活动的研究和探索。东方民族,显然是成果丰富,理论透彻而精辟。
时至今日,凡是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身体里,存在一个叫“潜意识”的东西,而且好像还不好随便地把它归类到“理性”或者“感性”的范畴,因为它发于感性,成于理性,更像是两者的结合体,人们一般把它称之为人的“第六感”。因为有点超出常人认知范畴,所以天然蒙上一些神秘色彩,但,人们并不否认它的客观存在。
在这个问题上,用认识论去解释,其实可以解释得通,但是显得牵强,单纯是为了解释得通而去解释它,那就不是探寻真理了,而是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但并没有真的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个时候,以“易经”为代表的东方思维,就可以上场发挥作用了。易经本身也是“辩证法”思维,所以不存在和马克思的辩证理论犯冲的情况,因为大家的底层思维方式类似。思维上的血缘基因关系非常接近。“易经”揭示出,万事万物都是有阴有阳的,也必然是又阴又阳的,纯阴和纯阳的事物只是极端的个例,不代表没有,但是绝对是极少的。
那在认识活动中,就必然存在“你说的清楚的东西”和“你说不清楚的东西”在发挥着作用,在影响着你的认识活动的推进。马克思很厉害,他至少把“说的清楚的东西”给辩证地说清楚了。但并没有把“说不清楚的东西”给具体的揭示一番。
那易经思维是怎么揭示的呢?
答案是:“犯错”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非理性因素。
认识活动存在量变阶段到质变阶段的飞跃,但并非只有这两个阶段。易经的思维方式,揭示了易经与认识论的区别和联系,万事万物并非总是在“前进”的,那人的认识活动也并非总是在进步的,必然存在“退化”或者退步,而且,有些关键时刻的“退化”,退步,即“犯错”,才会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而那种说不清楚的震撼会让人在一瞬间“脑子炸开”,一刹那“悟透”很多东西,人们一般把这种过程,这种现象称之为“灵光乍现”,灵感来了!佛家禅宗,就偏爱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方式,它的本质是在“该犯错的时候”大胆的犯错而招来“惩罚性”的震撼,让人的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把一个认识体,从一种“死”的状态,一下子给激活了,就像被电了一样。从而让认识活动在短时间里发生“质变”。从而有效提高认识。
这种做法很是“高明”,就显然要比卡尔.马克思所提倡的按部就班地“认识论”,一点一点由量变到质变去积累,去攒,要快速有效得多。但这种认识方式,更多的是利用人的“感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去发挥作用,而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灵”情感世界产生一种偏向于人们说的“境界”的认知的提升。所以,知识的基础结构,仍然需要通过一般的量变到质变活动去积累。但完成了“心灵世界”改造后的人,更像一个悟道者,他再去做一般的“量变”积累工作的时候,就明显会比一般人要高效许多!
而且,中国古人在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实操”的时候,是很聪明的,他们不会一味地去犯错,也特别讨厌犯那种相对于他自己而言属于低级错误的错误,而是非常珍惜犯错的机会,在发现有非常价值的,且富有潜力的“错误”时,他们会义无反顾的去“犯错”,甚至为此不惜献出生命,这是我最佩服古人的地方。这种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足称伟大!而且,一旦成功,他们在“犯错”当中所学习到的,获得的东西,是别人辛苦一辈子都换不来的。这就显得绝顶聪明了,把“危机”中的“机”运用得炉火纯青,绝妙之极。这就是中国古人的“辩证法”,体现着东方民族的古老智慧,一点也不亚于卡尔.马克思的辩证逻辑。不服气是不行的,他自己都说了,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如何去改造世界?我们的老祖宗,不仅去认识了,而且义无反顾的去“实践”了,去大胆地改造他们当时的那个世界,否则,怎么会有我们?怎么会有我们这么灿烂的文明?怎么会有我们这么历史悠久的文化?
起码,在运用辩证思维进行“改造世界”这一点上,我们的先贤哲人们,是比马克思做得更彻底的,也是敢于奉献自己的,甚至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死得其所,义不容辞”,才不是只讲讲大道理,那是真的敢豁出去干一票的精神!
反正中国古圣贤,就没有一个是“怂货”,很多人都是真的上过战场并取得胜利的,在如何改造世界这一点上,才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去干了,去身体力行地实践了的。否则,当时的民众和知识分子也不傻,怎么会拥戴和支持一个只会说大话的人呢?
在这一点上,卡尔.马克思存在天然的缺陷。他不是中国人,也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没有系统地了解中国人在研究“心”方面所下的功夫之深易经与认识论的区别和联系,所产生的手段之高明。所以,他的认识论,在中国人的认识理论里面,并非是最“佳”的,只能说是他做的工作,补足了我们刚好“不足”的那部分。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它同样也是人的认识活动中,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文明就是这样,并非你的文明就是最厉害最完美的,当然我的文明,也存在很多“绝招”和金子般的东西。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并非谁的就最牛B,这不存在的。以“易经”为代表的东方民族的文明,毕竟历经数千年的积累传承,尚有很多西方理论和西方世界难以理解和解释得清楚的“智慧”,充斥在东方世界的各个角落,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高手在民间。
所以,合理客观地看待西方优秀的理论和成果,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的否定我们自己的“智慧”和独到之处。兼而有之,系统学习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