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壬 > 六壬入门

六壬体系繁杂入门困难?这里有个人经验和心得分享

近几天听到很多朋友聊起六壬体系繁杂,入门困难的问题,而且相比其他术数,六壬又有个独有的特点,就是各类典籍汗牛充栋。且不说古代流传的经典,就算是现代的书籍,从九十年代至今,在六壬为大众所熟悉的短短二三十年间,大师们出版的各类书籍就已经是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了。

大六壬金口诀入门书籍_六壬金口诀视频资料全集_六壬金口诀大全注释

对于每个研习术数的人而言,找不到书、找不到案例来学习都是一个会让人无比苦恼头疼的问题。不过,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对于六壬新手而言,到处充斥眼帘的各色书籍却更多的是让人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学起的烦恼,以至于很多人学了好多年还是不得门路总是在门口徘徊而不能登堂入室。

这篇文章是结合我个人的学习历程,总结出的个人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给想要入门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术数的学习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圈内比较普遍的,就是找人拜师。这种确实是最高效省力的方式,但是前提得是有足够的机缘能遇到明师,否则遇到的如果是哪些靠胡编案例和故弄玄虚的“大师”,那可就人财两失了。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大量阅读古籍并勤加实践自学成才,不过这种方式往往也是被术数爱好者们普遍误解的。

相比于拜师学习,自学除了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走更多的弯路外,其实最难的还是它对个人的聪颖悟性和毅力恒心的要求之高。而且由于大多数术数本身就有很高的门槛,如果没有相当的悟性和毅力的话很容易就在一次次碰壁中放弃了。再加上历代大师们的成功营销,让无数新人在碰壁后都会产生一种幻觉“是不是书上的东西都没写透?”“是不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秘诀或秘本?”“没有师承怎么办?”等等。

这些认知是新手自学术数碰壁后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事实上哪来的那么多的秘本和秘诀!如果有点版本学知识,再梳理过哪怕任意一门术数的流传情况的话,不难发现,在历朝历代无不尸山血海、山崩地裂式改朝换代的中原大地,一门术数,它的大宗传承能够有效流传下来都已经是奇迹,更遑论秘不示人、口耳相传的所谓秘籍。

再者,当你深入梳理溯源一门术数的发展轨迹后就会发现,所有术数,风水也好,三式也好,命理也好,无论它追溯的历史有多悠久,但它迎来爆发式发展期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印刷术出现以后的宋代开始的。

而对于子平法和各类风水门派这类本就诞生于宋代,而且又入门不难的术数而言,在经历了出版业高度发达的明清时期更是被推举到了极为普及以至于各类门派和祖师蜂拥蚁聚,百姓也是日用而不知,近乎成为民俗的程度。由此可见,术数的传承从来靠的都是典籍的传播,而不是所谓的口耳相传。

六壬的学习也同样适用于上面的规律。拜师能够更高效直接,少走弯路;但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并且对于易学非常有悟性的话,自学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无论拜师还是自学,对于六壬而言,有些典籍无论是入门还是深入研究都是不容错过的。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六壬的经典典籍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能够方便新手入门和进阶。

相信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都了解对于术数的学习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不推荐新手从现代人写的书看起。不是说现代大师们就一定都是骗子,而是现代人的书实在是鱼目混珠的太多,除了少部分有真知灼见外,其他大部分人要么是故弄玄虚的胡编乱造;要么是东拼西凑的杂抄古籍,而且往往还抄不正确,理解偏差又夹带私货。

假如从这些书开始入门的话,很容易会被带偏,会导致一开始就会对某些关键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后面又不得不花费大功夫去纠偏,甚至直接走偏而不知,导致最终学了很多年也还是门口徘徊。

因此,假如你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在基础打牢能够辨别真伪之前可以不那么着急去看现代人的书。毕竟所有能够流传下来的古籍都是由历史大浪淘沙,经过一代代研习者的认可才会最终流传下来,是已经经历过严格筛选的,尤其是对于明清以前的古籍。而即使是最早的现代书,甚至哪怕是民国的书籍也都不曾经历过这一过程。

对于六壬的学习而言,哪些古籍是值得推荐的呢?而且“船载六壬,车载奇门”,六壬古籍同样繁多,从哪里看起呢?

六壬金口诀大全注释_六壬金口诀视频资料全集_大六壬金口诀入门书籍

首先需要对这些古籍分个类,不同的古籍适合不同程度的人去读,就像初中生要学数学总不能给他推荐本线代、微积分的专著吧?所以,对于想要学习入门的新手而言,像毕法赋、断案、心镜这类书虽然经典,但未必适合入门。像《大六壬指南》、《六壬辨疑》、《大六壬说约》、《六壬粹言》等书,虽然被很多人批判,但对于新手而言却可能是不错的入门书。下面我将根据六壬学习历程和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学习书籍推荐如下:

1、对于从未接触过六壬的零基础的小白而言,推荐以下书籍:《六壬辨疑》、《大六壬说约》、《六壬粹言》。

明清的壬书往往鱼龙混杂,上面三本加上指南算是明清除汇编作品外,自著壬书中的佼佼者了。这三本书对于新手都相对比较友好,有比较通俗直白的入门章节,而且比较详细。这三本书中我更推崇《六壬粹言》,作者刘赤江,书中还有对很多六壬讹误的考证和纠偏。而且此书作者对六壬脉络摸的很透,书编排的很有条理,层层递进,前面部分是入门基础,中间是对指南分类占的注解和补充,最后是结合自己实占案例的讲解。书中还记录了很多作者的个人经验总结,质量很高,并且不像《六壬辨疑》、《大六壬说约》一样,此书争议的地方相对较少。

《大六壬说约》是嘉庆年间张鋐所著,作者自二十五岁起,习壬四十余年,在晚年历时八载著成此书。作者在原序文里就提到本不指望这本书能够流传下来,“今老矣,既贫且贱,则说不足动人,又力不能付梓,安望信今而传后耶?”然而正是此书过硬的质量得到了百余年来习壬者的认可,使得这本籍籍无名的书能够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下来。

这本书相对而言更重基础,作者花费了相当的篇幅在象意总结上。而且非常难得的是,此书的很多技法并非简单的抄袭古人,而是有着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体悟来的宝贵经验的。

另外,跟清代的另一位大佬程树勋一样,作者张鋐是个厚道人,文字求真务实,有一是一,不像“大师”们那样信口开河,臆想连篇。而且这本书也有点像《壬学琐记》,包含了很多作者对自己学壬历程的总结和思考。不过这本书的作者应当不是像邵彦和、陈公献那样数十年专职于六壬占断的,文中仍是看得出来与这些顶尖高手的差距,但作为入门书却是个不错的选择。

《六壬辨疑》比起前两本名气更响一些。此书作者张官德,生于晚清,活跃于咸丰年间。本是儒生,仕途不进,遂潜心术数,并以此为生,职业占卜数十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留下了大量的占例。张官德在当时名声很大,是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手,他生逢乱世,在太平天国时期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六壬水平趋吉避凶,屡次避开兵乱,得以善终。

《六壬辨疑》这本书就是张官德晚年所著。书中先是对六壬的各基础要素作以介绍说明,然后从课体切入,结合作者本人实际占例辅以说明,深入浅出,尤其对每一课所疑惑处又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解惑,非常难得。另外,张官德还有本书《毕法案录》,以自己的实占案例对毕法赋进行阐释,对入门者而言难了些,但将来学习毕法赋时可以看看。不过,如前文所言,张官德书中有些观点是有所争议的,自学的朋友还要多注意。

2、当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大六壬指南》《大六壬心镜》《毕法赋》《壬归》都是不可错过的必读经典了。

指南我之前已经发过专文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大家记得要结合其底本来读,并注意有些可能存在瑕疵的案例,否则难免会遇到很多误解难通之处,尤其的自学的朋友。

毕法赋就更不用说了,是对将六壬推向高峰的一代大师邵彦和的案例总结大六壬金口诀入门书籍,也是千年间研习六壬者必读的经典。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一、毕法赋不是万能的,虽经典,但也跟普通壬书一样,提供的是取象思路,不能死记硬背,更不能机械套用;二、毕法赋是以《口鉴》为底本整理而成,所以会存在类似指南的问题,需要多加留意。

《大六壬心镜》也是六壬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部书。此书作者是唐代徐道符,这本书是承上启下的一部书。上承唐乃至六朝魏晋之古法,下启宋壬之开端。可以说没有《大六壬心镜》宋代六壬的璀璨高峰未必达的到后来那样的高度。不过心镜由于成书久远,一方面不少内容古奥难懂,有很高的阅读门槛,另一方面也存在些版本问题,即使是当下最流行的程树勋所整理的版本也是问题多多。

其实版本问题也是六壬古籍的通病,有些甚至会出现很多错误,最极端的就是整理抄录者本人不懂六壬时所留下的抄本,例如清抄本的《玉藻金英》,此版是风水研习者作为风水书抄录的,书中错误百出不忍卒读,如果没有其他版本参校,很多地方甚至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不过,所幸心镜不存在那么严重的问题,当前搜集到的心镜不包括被零散收录于其他书中的版本,都已经至少3个版本了,如果发心整理,是能够整理出一个很好的的本子的。但这种整理,工作量都不会小的,而且至少是要有精于术数的人把关,所有目前出版术数书较多的华龄出版社的一些排印版质量也是堪忧,以至于很多时候不得不自己整理。不过这种工作最好是多人小组进行,如果有这个意愿的朋友可以联系我,我来牵头。当然不仅是心镜,其他任何古籍都可以,甚至是六爻、禄命的古籍都没问题,此事做好了也是功德一件。

《壬归》这本书出自南宋末年郭子晟所编纂的《新编日用涓吉奇门壬归要略》,是明清时期被人从此书中取其精华摘录出来的。郭子晟此人网上各类资料乱七八糟、混乱不堪,还有人将其与宋代重名的一些武将、进士混为一谈,其实不过是重名罢了。而且这本书也不是郭子晟原创的,而是他收集当时流行的壬书汇编而成的,同系列的还有他汇集的另一本奇门的古籍。他汇集这些书的目的其实在书名上也体现的很清楚了,就是方便日用择吉选时的,郭子晟本人甚至可以说是不怎么懂六壬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新编日用涓吉奇门壬归要略》这本书其实是正经的宋书,而且价值非常高。可惜早年曾被利益相关的小黑子黑的体无完肤,以至于习壬者往往很容易忽略此书的价值,这口业造的也真是离了大谱了。

《壬归》是此书所挑出的精华内容,但并不意味着除此之外全是糟粕,实际上此书剩下的部分仍有不少精华在。但也正是因为此书汇编的性质,编者又不长于六壬,所以才使得该书看起来会有些杂乱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前人取其精华独立成册的原因吧。

上述是重点推荐的书籍,这一阶段有余力还可推荐《大六壬灵觉经》《六壬断案秘诀》等,也是难得的好书(这两本书应该成书于明代。另外,有本书名类似的叫《新刊详注大六壬断经秘诀》看目录来看收录了很多宋代的赋文,不知是否为洪武年间的民间进书《大六壬断诀》,可惜全本藏于北大图书馆,目前只见残卷流出)。

3、更广博的阅读,占断技法的丰富

前文提到的那些古籍掌握后,基本上对六壬应当是能够入门了。此时还需要更广泛的学习更多的断课思路、技法类象。这种情况下,更广博的阅读各类古籍并勤于实践是提高和突破学习瓶颈的重要方法。

六壬金口诀视频资料全集_大六壬金口诀入门书籍_六壬金口诀大全注释

这个阶段重点推荐四本重要的汇编著作:《六壬大全》《大六壬寻源编》《大六壬集应钤》《景佑六壬神定经》,这四本书是六壬的宝卷,尤其是前两本,收录的各类典籍、技法非常全面,而且还包括了相当多的早期典籍。

《六壬大全》成书于明末崇祯年间,最早是潞王朱常淓所刻录,后被郭载騋于康熙年间以“怀庆杨衙藏板”本进行翻刻。关于这一点,公众号善本古籍上有篇文章“潞藩本《六壬分野》刻于南明杭州考”从版本学的角度进行了专门的考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而且不仅是版本学的角度,从《六壬大全》所收录的各本文献的质量,以及诸多早已失传的唐宋古赋和早期技法来看,就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搜寻得到的。这一点对于《大六壬寻源编》而言也是如此。

《大六壬寻源编》作者周彲,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此书跟《六壬大全》一样,是本汇编六壬典籍的巨著,而且内容甚至比大全还要全面。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深谙此道,还做了许多版本的整理、编排工作,收录的同时还修改了不少错漏之处。可惜该书命途多舛,不像六壬大全那样声名煊赫广为流传,甚至不曾收录于清人文献中,至今也只见一孤本存世。

而且同六壬大全一样大六壬金口诀入门书籍,大六壬寻源编收录了很多早已绝迹的唐宋甚至更早期的六壬典籍,而且各类典籍收录的极其丰富,从一些技法来看甚至有些是式盘时代魏晋六朝时的技法,某些内容甚至能够跟敦煌出土的唐代术数典籍对应的上。从唐及唐以前到清初,其所收录书籍的年代基本横跨了整个六壬发展史,殊为可贵。

此书作者自称浙江汇水人,但该书却仅有一孤本被发现于云南图书馆,实在奇怪。而根据此书所收录的那些内容来看,此书的编纂可能很大概率也和六壬大全一样是有着官府或豪强势力推动而成的,基本不可能是普通术士之力可以编纂的,只是很可惜这么一个具有巨大价值的文献却没有得到任何学者的关注,《六壬大全》尚有一些文献学的考证和一个台湾的硕士论文专门研究,可惜大六壬寻源编却并见有任何相关学术研究,在学术界完全无人问津。

《大六壬集应钤》成书于明代弘治年间,此书应当是以明代之前的以具体课式为框架的壬书为主体,进行的汇编。该书以每日12课,六十甲子共720课为框架,不仅全篇收录了《玉历钤》《无惑钤》等宋元之际流行的以课式进行论述的壬书,更是汇集、摘录了《毕法赋》《通神集》《中黄经》《玉连环》《心镜》《观月歌》《曾门经》等经典。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此书收集的《断案》应当是当前能够找到的最早版本。当前流行的通行本断案是清代程树勋搜集的,存在着不少错误,尤其是时间错误、断辞篡改乱入等问题,会对研究断案造成很大的阻碍。这本书比之通行本的质量要好很多,尤其是国图版,把断案的具体占课背景都保留了下来,这是所有断案版本中都没有的,古人因为是手抄有时候一些不受抄书人重视的地方就会被略去,所以国图版这一点就显得很难得,即使相对集应钤的其他版本也就只有国图版保留了下来。但对于想要以古人课例练习实践的研习者而言每一课的占课背景都是很重要的。只是可惜此书收集的邵彦和案例不多,远没有程本搜集的全面。

但要注意,此类书被很多人拿来当字典用,不会断时就翻来看看,但这是极其错误的思路。任何术数都是当下之机的天人感应,没有字典,也没有范式,这样去读就完全误了前人的一片苦心了。

《六壬神定经》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壬书,是宋仁宗下旨以当时的司天监一把手杨惟德牵头,汇集了当时天文、术数方面的顶尖高手,对当时能够收录到的壬书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而六壬的月将厘定也是这个时候确定下来的,可见此书的重要性。

因为是官方修书,所以此书会相对保守,收录的书籍也基本是北宋之前的书,基本以唐或六朝为主,本朝新兴的技法、书籍较少涉及,所以在千年后的我们看来这本书会显的古奥又陌生,跟我们常用的宋以来的技法有一定的距离感。但这也正是此书的难得之处,此书是官方主导,代表着当时最高水平的对北宋以前六壬早期技法的一次系统性整理。纵观整个六壬发展史,这种水平的整理也就仅此一次。

编辑

六壬金口诀大全注释_大六壬金口诀入门书籍_六壬金口诀视频资料全集

至于尊古之风,在官修的身份下就早已经注定了。就像同时期的另一部北宋官修术数《地理新书》一样,当时风水中九星、水法之类其实也已经流行很多年了,但《地理新书》的编纂者仍以真正的自汉以来就流行的古法——五姓宅墓法为准,甚至几乎都没有收录当时流行的星水之法。乃至于到了南宋时期,靖康之乱导致内府监本的《地理新书》散失,金人张谦在整理《地理新书》时还特别强调“今野俗之流而有专执星水之法,或只习一家偏见之文,又有不经,随代进用,颁行傍门小说,不根之语,或与官书相害者,执而行之。兼又不能与五姓参用,而专排斥五音姓利,良可罪哉!”

当然,所谓船载的六壬,除了上面四本大部头外,还有海量的六壬古籍存世,对于这类书的阅读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了。一个简单的辨别办法就是,宋及以前的壬书可以无需顾虑的遍览精读,但是明清的壬书则要仔细甄别了,尤其清代的壬书。虽然清代壬书不像风水、命理一样被各类落魄术士和失意文人充满臆想的大灌水以至于掘了根,但也仍然是稂莠不齐的,存世数目很多,但精品总是寥寥无几。

这一阶段广泛的涉猎阅读并结合实践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六壬流传下来的典籍确实海量,说是车载斗量毫不为过,上面推荐的都是我亲自精读过的,但也只是部分列举。除了上面列举的之外,在我所读过的质量较高值得推荐的壬书还有《大六壬秘本》《六壬会要》《管辂神书》《六壬针见血》《大六壬玉藻金英》等等。

当然并不是说除了上面这些其他书就质量不高了,上面这些只是我能回忆起来的,还有很多我一时记不起来或者我也没看过的,大家自己甄别就好。另外,对于传统思路之外的技法也可学习参考,如《玉连环》《中黄经》《金口诀》等。尤其是《金口诀》,虽脱胎于六壬,却自成体系,比六壬容易入门却更难精深,但学好了对六壬课也是大有裨益。

不过,也有部分人可能觉得没必要看多少书,多练练就行,毕竟占断只在一心之间。这种观点只对一半,占断确实是只在一心之间,但这一心之间是有基础和前提的。缺乏了易象基础盲目的只凭一念之间脱口而断,或能偶一幸中,但始终是空中楼阁。当然也并不是说一定要看完这么多的书才行,上面只是我列举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思路,供大家选择罢了。

4、案例的学习和实践

其实上一阶段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已经要结合案例去实践了,书中的技法如果只是阅读,尤其再没有人引导指点的话,往往都会出现一个通病就是看的时候都会了,甚至于都抄下来、背下来了,但是用的时候还是压根不在脑子里,就像提笔忘字一样,根本想不起来或者压根不会用。

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术数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再多的理论或书籍也都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更何况在术数的实践中,往往还要结合占者对特定社会背景、人事背景的理解和把握。所以理论和技法只是一方面,是基础。要能够有效实践,占而有准,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对人事和占事背景的理解和熟悉程度等等。

对于六壬的实践一般有两个阶段,一是学习前人的案例来锻炼思路,二是通过自己海量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占断体系。

对于前人案例的学习,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所提及,也考证过古人六壬案例的真实性,大多数的古人案例还是值得我们放心去学的,而不用担心像看现代人书一样有大量的造假案例混淆视听。

但要注意,我所说的对古人案例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看,而是自己先去断,然后再和古人的思路作对比。有人看课例喜欢拿来直接分析,以为看懂课例就达成了目的,其实这完全是浪费了这个课例。就像做数学题一样,你对着答案每道题都看得懂能意味着你下次考试的时候就能拿满分吗?看懂很容易,但看懂了和自己实践出来的收获却是两码事。

对于古人案例的学习也是推荐由简到难。例如,从张官德到陈公献再到邵彦和以及宋代几位大师的案例。否则上来就以邵彦和的案例来练习,恐怕会越练越迷茫的。但最后六壬水平的精进则不是张和陈二人的案例能够达到的了,这个阶段会发现邵彦和的案例真正是个宝库。当然上面只是举例,古人留下的案例远不止此,《壬占汇选》上也有大量案例都可供以练习。

最后,文中提到的古籍全部都能在网上找到,而且都是网上已经流传开的,多花些功夫就可以找到的。不过考虑之前的经验,应该还会有朋友来找我要的,目前因为有几本我正在整理的还没整理完,后续我会整理出来通过公众号发布,但到时候也会设置个门槛筛掉那些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理直气壮的伸手党们的。

另外,文中提到的问题,在自学过程中要自己多去留意,我这边也未必都做了记录,而且可能也没有足够精力,回答不过来。所以,对于一些疑惑可以试试从古籍和实践中去找找答案。对于一些普适性的问题,我未来也会在文章中再提及。不过还是建议多翻古籍,大多数时候书中都会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