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死后三百多年,有圆而神的美德!
《周易》筮法的占具是蓍草。《周易·系辞上》:“蓍之德,圆而神。”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有圆而神的美德,所以把它作为《易》筮的最为理想的运算工具。《说文》:“蓍,蒿属,生千岁三百茎,《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在阶级被划分之后,就连占测用的蓍草也要按照人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分出等级来,天子为最高一级,要用长高到九尺的蓍草,依次等而下之,老百姓是最低层,只能用长高三尺的蓍草。晋张华《博物志》说:“蓍一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恐怕人们很难找到已长了一千年的蓍革,那怎么办呢?人们心照不宣,一眼就能识别出古人故弄玄虚之处,总是想办法变通。
孔子死后三百多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易经为何要用筮法,独尊儒术”,从而儒学上升为正统地位,孑L子受到历代帝王的追封,直到追封孔子为“圣人”、“大成至圣先师”。这样以来,孔子墓地里的蒿子草就成了神圣之物。孔子又被认为在晚年曾整理《易经》,撰写《十翼》,所以,“圣墓蓍草”就成为最为理想的筮占工具了。现在孔府所藏《林庙通纪诗》中,就有一首是说圣墓蓍草的。
蓍草
苞蓍占卜吉祥呈,一本芃芃五十茎。
八卦五行形象合,钟灵毓秀不虚生。
蓍草是孔子故地山东曲阜的“三宝”之一,也是孔府进贡皇宫的贡品,其贵重不言而喻。据说孔子墓地长的蓍草茎杆有八棱,以象八卦,用这种蓍草占筮特别灵验。其实,中国北方到处都生长这种蓍子草,与孔子墓地的并无两样。一般人搞不到圣墓蓍草,就用当地的蒿子草代替,这叫做“心诚则灵”。
在蓍筮盛行的两汉时期,京房等又创立了纳甲筮法。这种筮法的最大特点是给卦中的各种因素都配以五行,充分发挥五行的生克冲合刑扶关系,这是对春秋筮法的发展。然而,汉代仍是以蓍草取卦。到了隋唐时代,大多采取三钱代蓍取卦法,这比用蓍草取卦就简便多了。
在解占方面,春秋太史基本上是以卦爻之象和卦爻之辞为依据,不用五行。西汉以后,继承了春秋太史以辞象解占的方法,又掺入五行。明、清之际,解占的方法又为之一变。以明代胡宏著《黄金策》、程良玉著《易冒》、清代林屋山人著《卜筮正宗》,野鹤老人著《增删卜易》为代表作,取卦用三钱代蓍的六摇法,解占方法抛开了卦爻的象辞,注重世爻、应爻、用神、丹建、日辰、动爻所属五行的生克制化、刑冲害合、旬空、月破、六亲、六神等关系,以及飞伏、返吟、伏吟等于支学说的内容来判断吉凶,并且在解占过程中仅取地支五行。这种方法在民间颇为盛行。对于一般人来说,不用再专门去研究深晦艰涩的卦爻之辞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样也可达到占测的目的。而且,这种三钱代蓍的六摇法易经为何要用筮法,简化了蓍草取卦的繁琐程序,使人们很容易掌握和运用。这样以来,《易》筮走出了上层文人的书斋,确实大众化了。
值得提出的问题是,三钱代蓍筮法虽然在民间颇为盛行,但是,它并没有淘汰掉蓍筮,取得取而代之的主导地位。它与蓍筮二者基本上并行不悖,一直在人们当中流传。
有人指出,三钱代蓍筮法不能称之为《易》筮。理由是它不符合《易传》中分二、挂一、揲四、归奇的一系列规定,而且判断时也脱离开卦爻之象和卦爻之辞,它与《周易》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推倒三钱代蓍筮法。它毕竟也有了千年以上的历史,它同蓍筮一样,都是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正确的态度,只能是对它们都要加以研究探讨,从中或者能发现点什么,或说明点什么。
进行蓍筮的第一道程序就是要举行一定仪式
先秦的蓍筮礼仪在《仪礼·士冠礼》中有记载。在那个时代贵族为决定大事要进行占筮,首先按照所要占问的事情的类型来选择占筮的时间。占问关于外部的事情要选择阳日占筮,占问关于内部的事情要选择阴日占筮。其次,是在宗庙内举行占筮。占筮时,求占的贵族穿礼服戴礼帽,站立在宗庙门的东侧,面向西;执行占筮的太史也要穿礼服戴礼帽,站在庙门西侧,面向东。提前已在门内铺好竹席作为占筮场地。太史在西塾中取出蓍草,向贵族请示占问的内容后,跪在竹席上进行占筮。占筮的步骤是:首先向神灵提出所要占问的问题,称为“命筮”;其次是用蓍草推演求卦;再次是把求得的卦象符号画在木板上,并交给主人过目;最后是向主人报告判断的结果。
唐宋以来民间占筮的仪式比先秦简单一些。南宋朱熹《周易本义·筮仪》有记载。要选择座北朝南开门的清洁房间作为蓍室,房间中央处放床,床上放木架,用于搁置蓍策(蓍草)。执行的筮者穿清洁衣冠,面向北站立床前,先洗手焚香致敬,然后向主人问明所要占问的问题,即可进行占筮。经过命筮祷告、揲蓍演卦、画卦、分析判断四个过程,最后向主人报告得出的结论。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