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经 > 易经全文

「大话易筋经」谁创造了易筋经:易筋经

少林达摩易筋经八段锦_达摩八段锦口诀表_达摩易经八段锦全文

「大话易筋经」谁创造了易筋经(一):开篇

那么,易筋经究竟是谁创造的呢?请往下看:

一、达摩创始说

此说见于早期出现的(易筋经)中两篇序文,一篇署名作者是唐朝的李靖。一篇署名作者是南宋的牛皋。两篇序言均声言易筋经是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期间创造的。此说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主流说法,无人怀疑。直至民国期间,武术大家徐震(哲东)、 唐豪,先后在《国技略论》《少林武当考》中批驳了这一说法,提出不少论证,认为易筋经不是达摩创造的。从此达摩创造说受到了遏止,但并未消除,仍在民间流传。

196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易筋经》 一书。该书编者马凤阁先生,在“易筋经沿革”中详细作了考证,认为托名李靖、牛皋的两序言都是伪作。马先生所论确凿,今将其主要论证转录如下:

“据查历史,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在五世纪七十年代(尚)未到过中国。来后较长时间居无定所.经常诵读或向众僧讲解汉释的四卷《愕伽经》, 后来坐化在洛水之滨。坐化的确切地点与死因都不清楚,约在六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北魏正光年间。”

达摩八段锦口诀表_达摩易经八段锦全文_少林达摩易筋经八段锦

“从杨卫三在六世纪中叶写的《洛阳伽兰记》和道宣七世纪中叶写的《续高僧传》两书看,对达摩的事尽管谈了不少但都未见到后人传说的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和出现《易筋经》的事,过了三个世纪以后,直对十一世纪初期,《景德传灯录》书中提到: 达摩在后魏孝明帝太和十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屈于洛阳”,其后即“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后,终日默。到太和十八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乃‘端居而逝”。”

“但是, 这段记载是经不起推敲的。 太和,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宏的年号,并不是孝明帝拓拔诩的年号。又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嵩山少林寺是在拓跋宏迁都洛阳的同一年,即太和十九年(495年)建立的。太和十年(486年) 少林寺尚未建立,达摩怎么能‘寓止’ 于少林寺中呢?”

“《景德传灯录》中所说的达摩在太和十九年‘ 端居而逝'之时,也正是少林寺建立的一年, 达摩哪有时间能在那里面壁九年之久呢?再说,自公元619 -789 年的一百七十年来,树立在少林寺的许多唐代碑刻,其中包括李世民写的(碑)文达摩易经八段锦全文,都未提到达摩在少林寺传授武术和流传《易筋经》的事。就是《景德传灯录》的‘菩提达摩传'中,尽管写了许多关于达摩的神话和难以令人相信的传说,但也未提到他在任何地方传授过武艺以及在少林寺出现的易筋经。”

“托名李靖和牛皋的那两篇序文,无非是企图假借他们的大名来证实易筋经是达摩的作品而已。也就是说,想用这两篇名人的序文来掩盖虚假痕迹。然而欲盖弥彰,却又露出了更多的马脚,假如,达摩死在北魏正光年间(520 -524 年),面李序却说,那时达摩‘自梁适魏”, 刚开始面壁。”“至于李序里提到的‘虬髯客”,本是晚唐传奇(小说) 中虚构的人物,却也成了唐初把《易筋经》传给李靖的人。

“牛序称岳飞为‘鄂镇大元帅”,自称为“宏毅将军”,但在宋朝的武职中却没有这种称呼。牛序作于绍兴十二年(142年,这正是赵构在位、秦桧当权且凶焰极威之时,而序中竞直呼秦桧为奸相,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牛序开始就说,‘于武人也,目不识丁'。既然牛皋不识字,牛序是别人代写的了。这个代写的人当时敢在文中指责秦桧为奸相吗?这两篇序文都反映出伪作者是一个缺乏历史常识的人。因此他的伪作品也是容易被揭穿的。”

“就《易筋经》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其中提到的‘阴阳采补’和‘用战’等,都是道教的用语。道教和佛教的用语和行功内容等都是有严格区别的。作为佛教祖师的达摩,岂能把属于道教的东西搬到佛教中来?不言而喻,《易筋经》 不可能是达摩的著作。再说,书中又开列了好几种中药方剂,如当归一两、甘草三钱、内桂五钱等等,难道这些也是一个天竺僧人达摩用天竺国文所能写得出来的?"

由此可见,达摩创造易筋经的说法是不符历史事实的。当代少林寺三十一代传人德虔也持此看法,他在所著少林武术大全中说:“此是李靖等后人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而取之名,经不起推敲。”(1991 年北体版)当然作伪者的目的无非是要使《易筋经》神秘化,抬高易筋经的身价,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易筋经。用心虽然良苦,方法却欠光明。

达摩八段锦口诀表_达摩易经八段锦全文_少林达摩易筋经八段锦

二、道人创作说

此说先见于唐豪的考证,他在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易筋经》 明末时,由天台山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继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中华武术气功》以及李良根的《易筋经源流考》(1994年 武魂)第八期),相继论证了《易筋经》是紫凝道人于明朝天启年间,集医、道、释诸家养生理论,参汉代东方朔的洗髓、宋代“八段锦”等功理功法创编而成的。李良根等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易筋经》最早的著作,这一时期的《易筋经》尚属导引养生范畴。

我们如果细看《易经筋》的内容,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内容是道家传统养生术的功理功法,其间仅穿插一些佛教用语和虚托的故事,这足以证明《易筋经》出自道人之手。

例如,在古本《易筋经》的经文论说部分(即原理及功理部分),大多数论说的是儒、道两家的原理、方法。在第一篇论文《易筋洗髓并行不悖说》中提到的“故十二图中,所列行功次第达摩易经八段锦全文,导引逆流、搬运存养,规模皆合易筋洗髓”,都是道家内丹修炼的用语及方法。尤其是此文的结束语又露出了儒道家的内容,其文说:“一动一静互为根, 一阴阳之谓道,阴阳相摩,八卦相荡,二经浑然太极图矣。”

在第二篇论文《易筋洗髓名义》中更加清楚,其文说:“筋何贵乎易?按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地,《易.系辞》生生之谓易。注阴阳转易已成化生。是易为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筋易而乾坤合,坎离交矣。至引伸为交易、变易、互易、移易、反易、对易、辟易、改易、平易、和易之义,又何难使剥复运否秦转耶。”此文在结尾部分进一步用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五十卦的卦名表示行功的晋进。这就奇怪了,即然是佛祖的作品,怎么读论易经呢?大家都知道,研究《易经》的流派有“儒易”"道易” “医易”,但从未见过“佛易”。显然,它反证了 《易筋经》乃道家之作。至于往下的元精元气元神辨》《元精次第采补法》《炼丹说》《养婴辨》等论说,更加表明它是道家内丹功的功理功法,或说是道家养生术的运用。

再说,《易筋经》 的功法除动作姿势介乎中性之外,其余的多半是道家内丹功、养生术的理法。例如少林易筋经十二式中的“卧虎扑食”势,是式著名的功法,其口诀的最后两句说:“降龙伏虎神似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所说“龙虎",是道家内丹功的术语。将“龙”比喻元神,将“虎"比喻元精,又将龙比为性(人的本性),位东方于卦为震,故喻为青龙;将“虎”比为情(人的情欲),位西方,于卦为兑,故喻为白虎。萧庭芝《金丹大成集》说:“西山白虎放颠狂,东海青龙不可挡。坤母若来相制伏,一齐捉入调中藏。”就是要用真意(坤母)降龙伏虎,使之交合而一,性情自伏而成丹。

功法中的道家内容,最典型的莫过于坐身与定身两套易筋经了。坐身易筋经第一式“握固思神势”的文字说明,其基调和用语都是道家内丹功的修炼法,如“握固思神”“鹊桥高驾”“运精化气”“运气归神”等。而定身易筋经八式,每一式的式名无一不是道家修炼之法,如“定气和神势”“旋转 日月势”“倒酒清泉势” “返观内照势” “龙行虎奔势” “汲精补髓势”“返本还原势” “养婴归元势”。 其法详见本书功法篇相关条目注释。

达摩八段锦口诀表_达摩易经八段锦全文_少林达摩易筋经八段锦

三、三教合流说

其实就锻炼者来说,只要功法上来,效果显著,不必管它姓道姓佛,于身心大有助益就行。事实上,自佛教进入我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儒、道、释三教合流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明朝更为兴盛,如著名武当道士张三丰大力倡导“三教同源”“三教同流”,在他的大量内丹著作中,运用了不少佛教用语。所以,我们如果用“三教同派”的观点来看问题,围绕谁创造易筋经的争论,或许可迎刃而解了。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落款“少林真本”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第一卷的“经文论说"中,着重阐述了“三教合流”的理论。在三教参悟说》一文中,明确提出:“二经(指易筋洗髓二经)语语,皆三教先哲旧说,非出忆造云然也。”“三教书籍,言异旨同,修士毋成门户之见。”另一篇《三教分合异同源流考》中,详细考察了三教分合异同的历史过程,希望不要“自相高尚,互相攻击,甚至同室操戈”。话说得很诚恳。既然如此,没有必要再斤斤计较了。

当然,如果从源流考证的角度讲,过去的徐震、唐豪,现今的马凤阁、李良根等先生,所作的考证是必需的也是有成效的。我们说的不必计较于或道或佛,是从锻炼者角度说的,不必把精力放在研究道佛上,而应致力于依法修炼,以便翔治太和,共登寿城。

清风

2020.01.08

注:节选自《古易筋新注释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