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门 > 奇门概要

(每日一题)九宫位序位的原理与发明

九宫算 -简要介绍

关于九宫历的渊源,现在学界还没有统一的意见,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至少在汉代时期,与其相关的历占原理已经基本定型。汉代纬书中经常提到的“太一游九宫”原理就与九宫历占原理完全一致,无疑这应该就是后来的九宫历的源头之一。

唐九宫算

唐九宫算 -发明原理

其原理在汉代著名纬书《易纬乾凿度》中有这样的总结:“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谓之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汉郑康成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奇门九宫概要,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待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奇门九宫概要,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

②这里的太一在九宫游走的原理,是把九宫与八卦结合到一起,九宫的起始序位是以九宫位序(2、9、4;7、5、3;6、1、8)为核心,再配以周边8个卦爻和方位,按照九宫数字顺序和相应的卦序游走

③九宫算基本是结合五行、八卦、九星、九方神和六十甲子等而进行九宫推演的一种方术,即所谓的“术家取九室之数,配以八卦五行,名之曰九宫”

④。有关它的描述自汉以来有许多说法,但其基本的算法不变,主要以太一定起始之位,而按照上面《乾凿度》所列的八卦顺序循环往复。其作为历占之法,在汉代应该已经出现,《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就记载了太一游走与一年365日的关系,谓:“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奇门九宫概要_奇门九宫格的如何断事_奇门九宫定位记忆法

⑤这里的叶蛰、天留、仓门、阴洛等9个名称都属于所谓的天空“九部”范畴,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河图括地象》均有此说,它们分布于中央及八方,与九宫各位一一对应。

唐九宫算

唐九宫算 -唐九宫起源

唐朝时期,李氏王朝统治者认为其家族谱系与李聃相关,其对于道术不但有着特殊的爱好,而且还包含着政治意义的追求,九宫历算这样的知天时、查万物的神秘理论自然为其所用,成为控制上层意识形态的工具。据史料记载,唐自开元天宝以后,在其国家的祭祀活动中,出现了相关的九宫理论的讨论,如王起、卢就曾经大量引用前朝术书《黄帝九宫经》与《五行大义》等论证九宫原理,其说法上承汉代太一九宫理论,而更加繁复:“一宫,其神太一,其星天逄(蓬),其卦坎,其行水,其方白。二宫,其神摄提,其星天芮,其卦坤,其行土,其方黑。三宫,其神轩辕,其星天衡(冲),其卦震,其行木,其方碧。四宫,其神招摇,其星天辅,其卦巽,其行木,其方绿。五宫,其神天符,其星天禽,其卦离,其行火,其方黄。六宫,其神青龙,其星天心,其卦乾,其行金,其方玄;七宫其神咸池,其星天柱,其卦兑,其行金,其方赤;八宫,其神太阴,其星天任,其卦艮,其行土,其方白;九宫其神太一,其星天英,其卦离,其行火,其方紫。观其统八卦,运五行,土飞于中,数转于极,虽敬事迎厘,不闻经见,而范围亭育,有助昌时,以此两朝亲祀而臻百祥也。”由于九宫历算可以运五行,知数极,并且可以体现“太一”神的活动周期,因而其对于国家具有非常的意义,“有助昌时”,所以为统治者所看重。

唐九宫算 -对宗教的影响

与九宫理论相关的一些宗教活动,在唐代也被提倡和定期举行,这就是以大祀九宫贵神及其附属神灵的名目。宫太一在这时被尊为仅次于昊天上帝的神灵。《大唐郊祀录》中就有:“兴唐盛制,凡祀有三等,曰大祀、中祀、小祀,各有差降。昊天上帝、九宫贵神、皇地祇、神州、太清宫、宗庙皆为大祀。”

这里的“九宫贵神”又被尊称为“太一神”,五方五帝与其相配,拥有众多神秘的功能,如除灾、布雨、退兵、避乱等等。唐对于九宫贵神的祭祀活动的重视在天宝时期可谓达到高潮,唐玄宗根据术士苏嘉庆的进言,在长安城郊东边朝日坛旁建立九宫贵神坛,“其坛三成(层),成三尺,四阶;其上依位置九坛,坛尺五寸。东南曰招摇,正东曰轩辕,东北曰太阴,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正北曰太一,西南曰摄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龙。五为中,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

天宝以后,九宫坛数次兴修,或在东郊日坛边,或在圜丘旁,还有在南郊的郊祀中设祭祀坛。九宫贵神的地位也经过唐朝官员的数次讨论,文宗时期,有大臣主张九宫贵神“经典不载”,而要求降其为中祀。但武宗时期,中书门下官员李德裕以及检校太常卿王起、广闻博士卢就分别上书,引征《汉书》所说的“天神贵者太一,佐曰五帝”,认为“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列于祀典,其来久矣。今五帝犹为大祀,则太一无宜降祀。稍重其祀,固为得所”。要求将九宫贵神重列大祀之列,得到批准。

九宫贵神在唐朝获得重视,与之相应的九宫历算在唐朝自然也盛行不辍。纵观整个唐朝时期,九宫历相比隋朝而更加普遍,这在敦煌所发现的历日中,可以得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