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学 > 相学知识

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共享研究的发展

,,[摘要]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共享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众多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共享理论作出了贡献。知识共享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理论体系,其中知识共享的内涵可以从信息沟通/信息流动角度、组织学习角度、市场角度、系统角度来理解。除此之外,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的支撑机制也是知识共享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学者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知识共享内涵过程影响因素支撑机制:.,.&,ng,ng,ing.:,,,,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被看作一种重要的资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管理理论发展迅速,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知识共享的理论体系包含的要素众多,要素间关系也很复杂,这里笔者选择了知识共享理论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加以探讨,包括知识共享的内涵、过程、影响因素与支撑机制。知识共享的内涵关于知识共享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看法。本文根据研究的出发点,将其大致概括为四类视角,分别是:信息沟通/信息流动角度、组织学习角度、市场角度和系统角度。1.1信息沟通/信息流动角度从信息沟通角度,(1989)认为有效率的知识共享可以视为是一种团体间综合效率的产生。这种综合效率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了解与尊重。(1998)认为“知识”是一种“流量”(Flow),可以在拥有者和接受者之间相互交流。据此,(1999)指出,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送知识分享互相学习,向他人学习知识的时候,自己也必须有一个知识重构行为,必须具有知识去学习、共享他人的知识。(2000)认为共享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沟通,但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两者间必须有联系;因此,知识共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这种沟通有不同的程度和规模,如个体、工作小组、企业等。

与(2001)指出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共享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Lee(2001)将知识共享定义为知识从一个个体、群体或组织向另一个个体、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的行为。和(2002)认为知识共享是员工们在组织间传播相关信息的行为。和(2003)认为知识共享是一个交换信息或辅助他人的行为集合在国内,闰芬和陈国权(2002)认为知识共享是指员工互相交流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扩散到组织层面。谭大鹏等(2005)认为知识环境是在受控环境中实现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从而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差距并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过程[10]由以上观点可见,从信息沟通/流动角度上说,知识共享就是知识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过程。1.2组织学习角度Senge(1998)认为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知识分享互相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个体的行动能力[11]Dixon(2000)认为共享就是使人“知晓”,将知识分给他人,与对方共有这种知识,直到整个组织都“知晓”此知识[12]林东清(2005)将知识共享归纳为: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13]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发现,基于组织学习的角度,知识共享可以理解为知识在组织成员之间传递,以达到组织对个人知识的共同拥有。

1.3市场角度Tan(1994)则将相互了解应用在系统分析师与使用者在信息系统设计时间的互动上,他们认为共享行为是一种交换行为,若通过有效率的沟通,最后这种相互了解将会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14]。与(1999)将知识共享过程看作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参与知识市场的过程,正如其他商品与服务,知识市场也有买方、卖方,市场的参与者都相信可以从中获得好处[15]国内学者应力和钱省三(2001)基于市场的观点,提出知识交易是形成知识共享的基础。交易的客体(知识)主要有两类,即关于技术的知识(包括隐性知识、经验、技能等)和关于属性的知识。并将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易划分为管理不参与交易、管理直接交易和管理参与交易三种形式。影响交易的主要因素有:交易成本的高低、知识拥有者交易时承担风险高低和知识的本地化特性[16]。高得佑(2002)认为知识共享就是组织内知识的流量,知识流量越大越能够促进知识的转换和知识的创造,为组织增强核心竞争力。知识只要生产一次就可以无限次低成本的复制,使知识的边际使用成本趋向于零。所以促进知识共享行为就是促进知识的利用与增加知识的边际效应[17]。董小英(2004)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共享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18]由此,从市场角度来看,知识共享可以看做是有价值的商品,参与知识市场的交易,带来知识产出的提高。

知识分享互相学习_知识分享互相学习_知识分享互相学习

1.4系统角度除了上述三大类外,还有学者从系统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Kaser和(2005)就从系统角度提出,企业知识共享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知识转移是知识共享的过程,组织学习是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创造是知识共享的目的[19]笔者认为,知识沟通/流动的观点主要强调了知识在个体之间的流动,过程的观点则强调了人通过知识产生的互动,组织学习的观点强调了知识在组织学习中的获取和共享,而市场角度则强调了知识共享的经济意义。各家之言都有一定道理,只是侧重的角度不同。但是,这些观点存在一个缺陷,即都没有把知识共享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实际上,知识共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包含知识的流动,也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仅发生在知 识市场上,也发生在组织、团队、个人的身上;不仅需要技术和制度的支撑,也需要一定的 激励。因而,从系统的观点来理解知识共享,无疑更为合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从其他角度对知识共享内涵的研究,比如(1982)及Musen (1992)就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共享 [20] 知识共享的过程对知识共享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热衷的方向。

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采用 不同的模型和语言描述了知识共享的过程。 在知识共享过程的研究中,日本学者 和(1995)提出的知识螺旋模式 最为著名。该理论揭示了知识创造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社会化()、 外部化()、组合()、内部化(),知识创造通过隐 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持续不断的转换过程实现 [21] 。(1994)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知识 转换流程模式,它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个人、团队、组织以及组织间四个不同层次互动 所构成 [22] 。 -Hayes(1996)早期提出了一个包含知识获取、知识沟通、知识应用和知识接受四阶段的知识转移模式,通过实证研究后修正了原有模型,增加了知识转 移过程中的“同化”()阶段,从而构成了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型 [23] 。 (1998)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通过信息媒介进行的知识共享,知识接收者通过己知的知识对 新知识进行阐释或两者彼此互动的过程 [24] 。

知识分享互相学习_知识分享互相学习_知识分享互相学习

和(2000)提出了一个知识共 享创造模式( Model),包含四个影响知识共享与创造的因素,分 别为:TI 基础设施、推动者、知识共享流程、以及价值观、规范与程序 [25] 。 等人(2005) 指出知识共享是一个知识发起者和接受者之间不断尝试、发生错误、进行反馈并共同纠偏的 过程 [26] 在国内,单雪韩(2003)认为,知识共享过程是知识拥有者的知识外化行为和知识获取者的知识内化行为 [27] 。周晓东和项保华(2003)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在 理论上存在三种知识转移模式,即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 模式、基于信 息发送的知识转移模式和基于行动—结果联系的知识转移模式 [28] 。谭大鹏与霍国庆(2006) 综合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知识转移过程整合为三个阶段,即转移前的准备阶段、知识 传递阶段和转移知识整合阶段,构建了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 29 知识共享的过程研究中,包含了诸多理论模型的成果。这些模型各有特点,各具意义,但是也都存在着些许不足,比如 和 的知识螺旋理论区分了显性知识与隐性 知识,但在很多情况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夹杂在一起的,这其中的转化过程就很难区 分清楚。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涉及到两类因素:一是促进知识共享的因素,比如信任关系、良 好的激励等;二是阻碍知识共享的因素,比如知识的复杂性、文化差异等。这两类因素共同 影响着知识共享的效果。 目前,对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理论论证,从理论上 分析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另一类则偏重实证研究,从调查中找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这 两类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1968)认为,只有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才能构成知识提供者分享知识的 动机,主要包括成就感、责任心、对工作的认可、被重用的机会以及工作的挑战性 [30] 。Hamel (1991)通过案例研究,构建了一个组织内部识共享的理论框架,并把知识成功共享归因于 三大要素:伙伴的学习意图或动机向合作方传递知识的能力、合作方接受知识的能力 [31] (1996)的研究揭示,知识拥有者的动机、知识接受者的动机和吸收能力影响他们的知识分享 [32] 。Urban 等人(2003)提出了一个“团中心”的模型。该模型包括三类变量:

标签: 沟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