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易经》的起源
《易经》亦称《周易》,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著,是群经之首,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民族文化的先河,甚至是汉语的先声,民俗的总脉,是集众家之长,和百家之说的一部巨著。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据《周礼》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所以平时我们讲的《易经》其实是个统称,分为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周易》只是周朝时期的《易经》,相传始创于伏羲氏,“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周文王或在周文王的指导和倡议下编成的,主要反映了西周初期的历史面貌,后来经过世人的补充润色,逐渐完善,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周易》。前面的两部在历史的洪流中丢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周易》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所以,《周易》和《易经》这两个词现在通用,但是从源头上讲还是有区别的。
夏代时期的《连山易》,以“艮卦”为首。为什么选择“艮挂”为第一卦,艮代表山。古时西北高山众多,古人想象山是最重要的,于是“艮卦”被放在了首位。到了商代,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推进,发现大地很重要,五谷杂粮都是从大地里产生的,所以把“坤卦”放在《归藏易》首位。到了周代,人们则认为天很重要,所以把“乾卦”放在了《周易》首位。
对其书名,理解不一。“周”有周朝、周代、周全、周转等不同解释,“易”有变易、不易、对易等不同解释。《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说明《周易》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易经起源教学,也不是由哪个人写了这本书。现在著书都有作者,而《周易》的作者不详。历史上认为是由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周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易经》成书过程、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就《易经》与《易传》分别而论,《易经》的成书年代古老,从其文字的生僻程度看,至少比春秋要早,具体年代已不易考证,有说西周初的,有说西周末的。《易经》六十四卦体例完整和谐,不可分割,文字风格前后一致,当属一气呵成,而非几个时代的断续之作。只是其中的卦画(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画法,不含文字)易经起源教学,有可能是更早时流传下来的。与《易经》相比,《易传》的文字则明显好懂得多,有古文基础的现代人就可通读。同时《易传》的不同篇目,甚至同一篇目中不同章节运用文字的风格及内容观点也明显多变,可能不是一时一人所写。关于《易传》的作者,《史记》载为孔子,今人有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也有认为是后人在孔子原《易传》的基础上添加修改而成的。各种观点不一而足。
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