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六十四卦起源的演化与演化
周易系辞记载:上古伏羲察天观地,又观天地万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过去一般认为八卦始于伏羲。
夏商周继承八卦文化,故而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周易》。但周朝时八卦又有改变,史记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司马迁猜测姬昌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其实就是将两个八卦叠加,由此形成六十四种变化。
汉书对于八卦的演化,称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制作八卦,中古姬昌演化六十四卦,近古孔子及门生注释易经(周易分为易经与易传,易传是对易经的注解)。
然而,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八卦起源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距今已有万年史,伏羲应该是像蔡伦改进造纸术一样改良了八卦,同时司马迁对六十四卦起源的猜测被推翻。
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司马迁认为,六十四卦“盖”始于姬昌,但考古却推翻了这一猜测。
在殷墟铸铜区,考古发现一座墓葬,距今大约3150年(此时古公亶父还未迁岐),里面出土一块磨石,上面刻写多组数字,每六个为一组,比如“七六八七六七”(偶数代表阴考古易经起源时间是几几年,奇数代表阳),现代学者解读为贲卦。
显而易见的是,早在姬昌之前,六十四卦已经存在,大概是姬昌在殷都学习了六十四卦,或对此有所改进,却被后人误以为“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值得一问的是,商朝存在龟甲占卜与八卦,使用龟甲占卜的往往是帝王与贵族,那么民间或手工业者是不是用八卦测算?
问题在于:既然如此,那么八十四卦又始于何时呢?现代考古发现,八卦与六十四卦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
八卦是不是始于伏羲
相传,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感而生孕,在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生下伏羲,后来伏羲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这种说法显然不太可信,因为成纪与陈地相隔数千里,伏羲怎能如此迁徙?因此伏羲生于成纪,大概是后人演绎而来,以附和周人起源,与之类似的还有炎黄也被说成出生于陕西一带。
更为重要的是,以考古发现来看,陕甘一带鲜有远古八卦遗存,反而东方与东南地区屡次出现。接下来,就看看三个重要考古发现:
首先,大汶口遗址
2013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中一件是山东大汶口遗址的镂雕旋纹象牙梳(上图),出土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5000多年,上面有着极其特殊的八卦符号。
除此之外,大汶口文化遗址还出土一件獐牙勾形器,由獐牙和石材组成,石柄上刻有两个三爻符号,一为震、一为坤,有学者将两者合起来,认为是六十四卦中的“豫卦”。
其次,青墩遗址
位于浙江的跨湖桥文化遗址,距今7000多年,出土了一批鹿角制成的算筹。更重要的是,这些算筹上面,确凿无疑地刻着八卦卦象(上图)。
比跨湖桥晚的江苏南通海安青墩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在很多麋鹿角骨上,发现一些八卦符号。
第三,桥头遗址
位于浙江金华义乌城西的桥头遗址,距今约8000—9000年,2012年开始挖掘,不仅出土了很多上山文化中晚期彩陶,还在彩陶上发现八卦刻符(如上图),且似六十四卦的卦象。上图红衣彩陶出土于一个单人男性墓葬中,彩陶被此人抱在怀里。
比桥头遗址早的河南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左右,考古发现贾湖刻符,学者蔡运章、张居中论文《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认为贾湖刻符属于卦象汉字。
可见,八卦可能起源于距今万年左右,大概不是伏羲所造,但伏羲可能在八卦演化过程中,有过重大改良考古易经起源时间是几几年,或者在传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等,于是后人误以为伏羲所造。其中,六十四卦也早已存在,肯定不是姬昌或者商人所发明,大概姬昌对此有所改进,比如增加了卦辞、爻辞等。
通过以上考古发现,或许还可以解开两个谜团:一是伏羲应该不是生于甘肃,而是在东南或东方地区,以定都陈地和他距今5000多年的时间看,伏羲极有可能是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二是八卦早已有之,偏偏传说伏羲始造,或与伏羲创造结绳记事有关,因为结绳记事之后,相比以前传承历史会更精确一些,于是古人误以为是伏羲始造八卦。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提:
首先,现代考古之前,一般认为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从八卦考古发现来看,东南地区在上古显然并不落后,早已有了一套较为先进的认知世界的办法——八卦,甚至比同时代的中原更为“先进”。
其次,8000年前的八卦,历经沧海桑田,却能一直传承至今,再一次证明中华文明的确一脉相承、从未断绝。更为重要的是,八卦文化从江浙到山东再到中原,被各种势力吸收,也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