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对经文最古的说明和发挥
易经的组成于起源
《周易》有两部分组成易经起源及发展,一是经文,二是对经文最古的注解、说明和发挥。
《经》部由卦、爻和说明卦的卦辞、说明爻的爻辞构成,分上下二经卷共六十四卦,是记载商周时期政治、文化、经济、民风等的经典。《传》部也称《十翼》,取辅翼本经之意,是儒学创始人孔夫子及其学生所作,它包括《象》上下、《彖》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周易》在肯定事物运动变化在无穷尽的基础上推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就要走向它的反面;又把发展理解为各种矛盾趋向和谐与不断往复的过程。
(二)对天道重新诠释远古时期,人们还不能从自然界的本身去理解许多自然现象,认为冥冥的天上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支配一切,由于这样的认识,逐渐地形成了“天命”的观念。从《尚书•臬陶谟》“天命有德”推断,远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天命”思想就形成了。
夏人说,因为“禹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上帝才派他的子孙来管理人间。到了殷商时期,殷人认为伐夏是“奉若天命”(《尚书•仲虺之诰》),服从商的统治就是符合了“天命”,违背了他们的命令就会遭受天殛之。奴隶制自夏开始到西周初期为止的一千年间经历了三次动荡。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寒浞之乱”;
第二次发生于公元前1766年“成汤之革”;
第三次发生于公元前1066年“周武革命”。
前两次的社会动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观念有所影响,但由于它们属于奴隶主阶段内部进退之争,并未动摇奴隶制的社会基础,因此对人们的观念波及并不很大。
第三次是新生的封建制对奴隶制的否认,使社会发生剧烈的震动。由于封建制的兴起,从经济结构到典章制度、社会礼俗,无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人们的观念上,对传统的观念“天命”也发生了动摇,要求对天重新作出解释,《周易》就在这样一个时代产生了。
周人要取代殷人,这种政治需要驱动他们把天神观念作了根本性质的改造。这个天神不是与周人相对立的支配力量,而是周人的理性最高主宰,周人的统治者是天神的嫡长子,“天子”的观念就是这时出现的。作为天子,周统治者宣称他们取代商人的统治是天意,“丕显文王,受命有天”周人灭了殷后,为了永保天命,又提出了重要的“以德配天”的思想。
经过周人的改造,天神虽然仍保留着自然界百神长的身份,但在使用价值上已然与人间的需要融为一体了,其意志由其代言人即周“天子”来体现。在中国思想史上,自觉地从事意识形式的生产,认真说来是从周人开始的。而《周易》则是周人的第一个理性认识产物。当一批先进的周人甩掉了“天”的羁易经起源及发展,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太史观察和积累的素材按一种新的体系整理出来,不仅革除了其中天命的成分,而且由于接近规律而永远带有一种使后人难以琢磨的新鲜感。